三重跨界,真实为核,《那时的你》如何跨时空书写青春与价值对话?

思政教育课的正确打开方式。

建党百年,我们需要怎样的内容创造?

如何讲好党史故事,如何挖掘和提炼红色文化资源,传递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倾心打造的,河南首档大学生红色舞台剧实境记录节目《那时的你》给出了一份漂亮的高分答卷。

触摸那时的“你”,激励现在的“我”。《那时的你》以“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剧目排练展演为线索,跨界舞台剧、纪录片、真人秀三种艺术形式,用真实的笔触记录大学生对革命英雄人物的饰演、体会和再现,在“我”与“你”的不断靠近中实现跨时空对话。

2

同时,《那时的你》开播以来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品质与热度齐飞,圈粉无数。

#河南大学生称只追人民子弟兵##大学生为建党百年排练红色舞台剧##李大钊来过河南大学##女大学生为体验角色三天不吃饭#等多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文娱榜、要闻榜、同城榜,引发网友大规模讨论。

3

既能创新融合,又能真实表达;既要触碰历史,又要拥抱未来;既有青年文化,又有价值内核。《那时的你》给观众们上了一堂不一样的思政教育课。

三重跨界,建构大型平行实境舞台

《那时的你》的尝试是创新且大胆的。舞台剧、纪录片、真人秀三重跨界,打破了传统红色剧目表演的条条框框,以前所未有的呈现形式,建构大型平行实境舞台,让宏大时代下的严肃题材有看点、有新意、够特别。

《那时的你》每集会前往河南省内不同的高校召集十位同学。这十位同学将会被分为两组,在36个小时的时间里,在表演老师、党史专家、舞台指导三位老师的帮助下,通过一系列的任务环节了解和学习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并搬上舞台重现革命先烈心怀家国、不惧牺牲、勇敢斗争的历史场景,胜出一方将有资格进入下一轮任务参演。

4

在每集40分钟左右的节目内容里,既要呈现舞台,又要有记录,还要有比赛,不可谓不困难。但《那时的你》首先在叙事结构上实现突破,保证节目既符合戏剧结构,又符合电视节目规律,整合多重元素,实现跨界融合,让版块与版块之间既能各美其美,又能美美与共。

节目以舞台演出为最终任务设计任务线,实时记录36个小时里的台前幕后,环节明确,线索清晰,将分组、找剧本、选角、排练、表演等环节一一呈现,解决观众多重需求。

5

在同学们“选角之争”“改剧本”“罢演”“不在状态”的真实记录中,在党史资料馆、革命纪念地、场馆等身临其境的教学中,观众逐步了解到一场舞台剧诞生的全过程,也更能理解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关系及精神内核。

李大钊、吴焕先、杨靖宇、江姐......随着舞台剧的呈现,观众看到的,是每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背后感人肺腑的故事。

6

在历史的呈现上,《那时的你》巧用当下流行的“盲盒”元素,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集中,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同学通过盲盒抽取树皮、棉花、旧报纸等“历史道具”,通过这些道具上的关键信息分别解锁了红色英雄人物“杨靖宇”和“江竹筠”的故事。

第二集节目中,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的同学在盲盒中获取数字密码与书籍解密的方式,侦破经典红色影视剧《风筝》《风声》的关键台词。

将盲盒基因与革命故事紧密结合,既符合年轻人的潮流审美,又能实现历史的多样表达,带给观众更多的未知感和惊喜感。

7

《那时的你》的另一个亮点是以当代大学生的独特视角切入,观众伴随着学生们的视角回顾红色人物的传奇故事,亲眼见证这股当代青春力量完成两大成长,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一方面是表演技能的成长,从刚接触剧本的青涩到正式表演的独当一面;另一方面是精神世界的成长,在对角色的饰演、体会和再现中完成对英雄人物的认识、认知和感同身受,从而达到角色与人的合二为一。

在青春力量成长的过程中,观众代入大学生的身份,去触碰去认识去感知,最终学生们喊出的话也是观众的心里话,从而引发年轻观众的深度共鸣。

8

《那时的你》不是纯表演,不是纯纪录片,也不是纯真人秀,它利用一切艺术形式为节目内容服务,打通了党史学习的新路径,最终实现了党史里的跨时空对话,传递红色精神价值。

真实为核,一堂“沉浸式”的思政教育课

这档节目最大的特色就是真实,正是因为真实才格外触动人心。

首先,舞台剧中的历史人物是真实的、具体的,具有丰碑性质的。《那时的你》通过艺术手段,让历史中的人物活了起来,贴近、走进观众的内心深处。

为了达到一个“活”字,节目通过新闻资料反映历史真实,同学们跟着党史专家走进历史。杨靖宇的影像资料、遇害照片让学生们看到杨靖宇坚持到最后、以棉絮树皮充饥的艰难。“他不是一个角色,而是一群人”,每一张老照片都是另一群人的人生。

9

同时,节目从多个侧面展现人物,铺垫了大量的细节,让人物更加丰满立体。杨靖宇的故事传遍祖国大江南北,他的妻子却还不知道这位英雄就是她的丈夫。

江姐高喊“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面对严刑拷打毫不畏惧,当她牺牲的时候孩子才只有三岁。这样一个个细节让人物落地,不再悬浮。

10

连睡觉都怕自己说梦话,被迫亲手枪决自己的战友……第二集中,同学们难以代入红色特工的那份“隐秘而伟大”,节目组带领着同学们找到一位红色特工的后人,在当事人后人的讲述下一点点理解他们心中的坚守。

“他们身处的旧中国是将近四亿人没活到自然死亡的旧中国,是人人都有血海深仇要砸碎它的旧中国……”被尘封的真实掀开面纱,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儿女。

11

其次,《那时的你》采取纪实的方式,客观记录了同学们接触历史、认识历史、还原历史、融入历史的全过程。青年学生们在沉浸式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一次次打破自己对红色人物的认知,在反复“解析”“演绎”“了解”中慢慢贴近历史人物。

 一方面,两队对垒的平行叙事,真实地呈现了队伍状态。不论是队伍之间队员之间的竞争,还是修改剧本、罢演等意外事件的发生,都为节目增加了更多看点,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拓宽了节目的想象空间。

12

另一方面,大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当年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经过两天沉浸式的学习和排演,用“我”的方式靠近“你”的人生,“真听、真看、真感受”,近距离触摸历史的细节,在演绎红色经典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思想上和行动上的转变。

为了切身体会杨靖宇将军的感受两天不吃饭,试着嚼棉絮;为了更贴近江姐等角色形象,毫不犹豫剪去一头秀发。李大钊为什么能面无惧色地走上绞首架?对台词的过程中同学们不在状态,饰演李大钊的同学拿起了手腕粗的麻绳勒住脖子,感受革命先辈们当时的“窒息感”。

13

“我在演的过程中,全程没有背词的感觉,我不知道怎么就演完了,但是一句话都没错。”当那份相同的情感被唤醒,而“我”也就成为了“你”。

观众也在目睹同学们从党史初学者到与历史人物融为一体的过程中,在沉浸式的记录和表达中,触摸到那时的“你”。“润物细无声”,好的思政教育也应该是如此。

《那时的你》是思政教育的一次有效的创新探索。它以真实为核,用更加新颖的节目形式、沉浸式的创意表达,展现了不同时代的年轻一代的初心与使命,用英雄的血与青年的泪,唤醒了屏幕前千千万万的你和我。

14

价值升级,“你”与“我”共画一抹红

在《迎接黎明》(江姐狱中故事)的剧目演绎中,狱中的江姐与狱友们在得知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饱含深情地绣出了一面她们未曾见到,但期盼已久的五星红旗:“中间一颗最大的星一定是我们的党,四个角上的四颗小星星是我们那四万万同胞!”

从触碰,到认知,到感动,前期一系列的情感铺垫最终在戏剧的高潮中爆发。演绎的学生们跳出角色站在当代视角对剧中角色喊话:

“江姐,您牺牲在重庆解放的前夜,新中国的曙光即将洒向那黑暗的牢笼,可是您却没能看一眼五星红旗。今天,我要告诉您,我们的国旗是这样的”。背景板上,那块鲜艳的五星红旗承载着百年峥嵘岁月穿越而来。

15

 “档案史料是被尘封的真实,情景舞台是对历史的唤醒。民族大义是跨越时空的认知。”《那时的你》借助大学生演绎红色经典这种形式,实现了历史和现实的穿越,个人和时代的交汇,在新时代的“我”与历史的“你”的靠近中,画出那一抹共同的中国红。致敬百年来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中华儿女,致敬百年来自强不息、改天换地的中国力量。

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青春应当是熊熊燃烧的火焰,应当是“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的希望,应当是“不忘初心,继往开来”的传承。

以今天的青春感知过去的青春,以今日的青年触碰过去的青年。《那时的你》正在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精神、青春之传承、青春之民族、青春之祖国。

16

民族大义、家国情怀、时代使命因此不再是一句悬浮的口号,而是在档案史料的查阅中,在情景舞台的演绎中,在每一个催泪的细节中扎根落地。

同样的青春,不同的时代,《那时的你》跨时空书写一场青春与价值的对话,在内容表达中实现价值升级,把握时代情绪,碰撞出时代最强音。

从“奇妙游”系列主打传统文化,围绕节日内容定制节目,最大程度地呈现传统习俗;到《舞千年》寻回舞之经典舞之技艺舞之传承,尽显华夏“舞”千年的至真至美;再到《那时的你》三重跨界,真实为核,重现红色人物,重温红色历史,体味革命精神。河南人始终在用他们踏实肯干的精神开垦出一条内容表达的创新之路,始终在关注的,是文化,是时代,是世界,是人,是国。

17

《那时的你》让党史学习教育看到了一种崭新的可能。它以高校大学生为轴心,以舞台剧、纪录片、真人秀的艺术表达为轴线,打造了一个立体的红色精神世界,实现了跨越百年的古今对话。

历史的洪流之中,我们仍然在不断发问,向自己发问,向过去发问,向未来发问,向时代发问。我们期待未来更多《那时的你》出现,也期望更多的高校,更多的年轻人走进《那时的你》,走进百年峥嵘岁月,走进百年风雨华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