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走进中国照片档案馆,就打开了一部国家相册。”这句最初出现在《红色气质》中的话,成了《国家相册》栏目的招牌语。
《红色气质》是新华社为庆祝中国共产党95岁生日而精心制作的融媒体短片,其一大特点就是使用了中国照片档案馆中海量的历史照片,让老照片重新焕发活力。
《红色气质》的成功,让我们开始重新认识这些尘封已久的照片的价值。《国家相册》以老照片为线索,通过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的讲述,对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照片背后的故事进行重新采访和解读,以小故事讲述大历史,以小细节呈现大时代。《国家相册》一推出便成了“刷屏之作”,两年来,已推出100集,总浏览量超过21亿。
《国家相册》的成功,归功于新华社独有的资源——大量的照片。深藏于新华社新闻大厦地下的中国照片档案馆,是我国馆藏量最大的照片档案馆,珍藏着1892年以来的历史照片1000多万张。在这里,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和节点的记录,以及海量不同时代百姓生活的影像,汇聚成历史的浩瀚和鲜活。
这些海量的照片,凝聚了一代代新华社摄影记者对历史的担当、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情怀。新华社自诞生以来,便担负起记录时代的重任。一代代新华社摄影记者不畏艰险,不计得失,定格历史,记录中国,用鲜活的影像记录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之路。
“新华社记者没有一天停止过记录。”在许多场合,我们的讲述人陈小波都会不无骄傲地介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一个大事件来临,新华社摄影部都会派记者奔赴现场,把一件事情拍得真真切切、说得清清楚楚。
许多照片,让我们对先辈们记录的努力感到震撼。在反映当年修筑川藏公路《修天路的人》一集中,最令人震撼的就是一张筑路军人吊在悬崖上施工的照片,我们难以想象,记者又是在什么位置拍下这样一张照片的。因为悬崖下就是湍急的江流,记者只能是在悬崖的另一侧。
后来,我们了解到,60多年前,二十出头的摄影记者袁克忠、林田、赵慎应、张加里、李万春、任用昭、刘诗临、时盘棋等跟着进藏部队一起,在修建康藏公路、青藏公路工地停了下来。在筑路工地,他们跟着筑路大军,有的待了几个月、有的待了一年。正因为他们当年勇敢而艰苦的记录,我们才拥有了如此多震撼人心的照片。
在做“改革开放系列”选题时,我们曾担心许多生活性的历史场景能不能找到,结果,从抢运大白菜、乡村供销社到早期进城打工、城镇个体户,档案馆的照片不仅应有尽有,而且图片好得令我们感叹不已。讲述人陈小波最经常说的话,就是请后期的同事们务必把照片放好,让它们慢一点走,让观众们看清楚。
这些已经完成当时新闻传播任务的照片,今天被我们重新拿出来,依然展示出巨大的传播价值,许多甚至远远超出了它在当时的影响力,这不由得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我们新闻工作者记录时代的工作。新闻是呈现给今天的人看的,但它还可能呈现给未来的人们看。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我们在做每一个记录的时候,也要想到,不要给未来的人们留下缺憾和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