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通胀2020:收视破1剧增长73%,8分剧增长120%

当收视率、豆瓣评分等各项指标从告主投放的依据、大众观影的参考变成业内自嗨的工具和观众看戏的笑话,影视行业还有哪些客观的评判体系?

前段时间,《巡回检察组》主创在微博上质疑《大江大河2》收视率注水,索福瑞城域收视率被严重污染,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按照编剧余飞的说法,《巡回检察组》的酷云收视率是《大江大河2》的4倍,CSM全国网收视率是《大江大河2》的2倍,CSM63城收视率却比《大江大河2》低0.12,“逻辑无法自洽”。

《巡回检察组》的总制片人李学政也发文表示,希望索福瑞城域网改革样板户收看规则,彻底斩断收视率造假这个文化产业大毒瘤。

收视率注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今年观众的体感尤其明显。前不久,娱乐资本论统计了近五年来五大卫视黄金档电视剧的CSM城网收视率,惊讶地发现,今年收视率破1%的剧集数量比去年增长了73%,收视率破2%的剧集更是从无到有暴涨至23部!

不止收视率蒸蒸日上,国产剧的豆瓣评分也节节升高。从2019年开始,不少观众都发现国产剧的豆瓣评分越来越高了,这并不是错觉。根据娱乐资本论的统计,今年国产剧都半年评分超过7分的剧比去年增长了44%,评分超过8分的剧直接翻倍,增长了120%。

在衡量剧集影响力的两大指标收视率和豆瓣评分之外,国产剧的热度值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众所周知,目前爱奇艺和优酷都取消了前台播放量的显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综合多项指标计算的热度值。经过梳理,娱乐资本论发现,2020年剧集的热度值也有一定程度的通胀。

一部剧火不火到底谁说了算?在收视率和豆瓣评分通胀严重的今天,到底什么才是衡量一部剧好坏的标准?虽然许多评判体系都已无法反映真实情况,但我们仍能通过对比不同的数据维度,管窥国产剧这这些年的变化。

收视率:2020年收视破1%剧增长73%,破2%剧暴增至23部

“这个行业再这么乌烟瘴气下去就彻底没有未来了。”

2018年9月,导演郭靖宇在湖北大学的演讲中爆料,如今影视圈收视率造假现象十分猖獗,《娘道》售价130万一集,得以90万元/集的价格买收视率,卫视才能安排播出。演讲全文公开后,迅速引发业内关注。广电总局也表示,将针对收视率造假展开调查。

2018年12月2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基本建成并开通试运行。这也即是如今一周一公布的中国视听大数据(CVB)。

这一官方推出的最新标准能改变收视率造假乱象吗?某卫视工作人员告诉娱乐资本论,目前中国视听大数据并未成为业内公认的收视评判标准,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因为该系统刚推出没多久,且发布渠道有限,传播度不广;二是因为它经常把同一部剧在两个卫视播的收视率相加计算,广告主很难据此判断该投哪家卫视,“我猜可能他们更看重内容传播,不在意频道区别。”

而传统的收视体系,也即卫视和广告主最爱看的CSM城市网收视率,“今年污染很严重”。某卫视从业者表示,看CSM63城收视率,最好可以和其他收视系统对比,“CSM63城收视率大城市权重高,很容易被污染。全国网分为乡域和城域,城域的数据可以和CSM城市网的数据对比。”

的确,CSM城市网收视率近五年通货膨胀得很厉害。2018年CSM城市网收视率普遍偏低,2016年收视率破2%的剧有《亲爱的翻译官》,2017年收视率破2%的剧有《人民的名义》和《那年花开月正圆》,2018年竟无一部剧收视破2%。

但到了2019年,虽然一整年仍无收视率破2%的戏,收视率破1%的戏却从15部增加至45部,增长率200%。到了2020年,收视率破1%的戏更是飙升至78部。2020年的剧真的比前两年火这么多吗?

以下是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三年收视率top10的剧具体收视率。2018年收视率最高的《恋爱先生》,2019年收视最高的《大明风华》,在2020年都排不上TOP10。2020年排上前十的电视剧中,不少电视剧在大众眼中几乎是“查无此剧”。

在豆瓣小组“收视率研究中心”,豆友们每年都会排省级卫视电视CSM收视率,但今年不再用CSM 收视率作为标准,开始改用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早在2019年,就已有无数关心的数据的网友在豆瓣、贴吧和各种论坛摇头叹息,“发大水了”。

遥想2018年,郭靖宇振臂一呼,许多业内人士还很振奋,以为收视率造假现象时代到头了。没想到两年过去,收视率通货膨胀得更严重了。整个行业陷入了一种怪圈:新剧上线,片方拿着破2%的收视数据发战报→粉丝激情搬运→业内不屑一顾,但等自家剧要上星时也被迫加入买收视率的队伍。

短短几年工夫,CSM收视率竟已成为业内自嗨的工具。通胀越厉害,行业越可笑。更可怕的是,这种通胀现象仍将持续很久,远未到吹破的那天。

豆瓣评分:2020年7分剧增长44%,8分剧数量翻倍

在整理完近五年豆瓣评分人数过1万的上千部剧集之后,娱乐资本论发现,和收视率一样,近五年国产剧的豆瓣评分变化也呈现同样的趋势:在2018年跌入谷底,之后几乎直线上升。

是因为电视剧产量增加,造成高分剧数量增多吗?并非如此。据《中国电视/网络剧产业报告(2020)》,2018年,上新国产剧共452部,2019年,上新国产剧共377部,上新剧集总量同比下降16.6%,减少75部。

看起来,国产剧正在往“减量提质”的方向发展。但在统计完近三年豆瓣评分TOP10的剧集和评分人数TOP10的剧集后,娱乐资本论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以下是近三年豆瓣评分TOP10(评分人数破1万)的剧。从2018年到2020年,国产剧TOP10平均分从8分提升至8.8。但翻看具体的剧目,观众体感剧集质量的提升,并没有豆瓣评分变化得那么明显。

比起剧集质量上升自然造成的豆瓣评分“通货膨胀”,更大的可能是,大量水军涌入,抬高了国产剧评分的整体水位。据娱乐资本论统计,近五年国产剧豆瓣评分人数TOP100榜单中,有33部剧集是2020年播出的,22部剧集是2019年播出的。这显然不符合常理,老剧随着时间积累评分人数理应更多,为何反倒是2020年刚播的剧评分人数最多?

若将范围缩小至近五年来国产剧评分人数TOP20,“2020年豆瓣评分人数暴增”这一现象体现得更明显。如下图所示,近五年国产剧豆瓣评分TOP20的剧中,只有6部是2018年及以前的。2019年的《陈情令》评分人数居然高达148万之多,远超第二名。

’粉丝群体的壮大是豆瓣评分人数暴涨的直接原因。有豆瓣用户发贴表示,227事件之前,《陈情令》的豆瓣评分人数只有70多万,《庆余年》的豆瓣评分人数在40万左右。227事件爆发后,粉黑大战再次升级,《陈情令》一度被用户质疑豆瓣官方锁分。

对于有流量演员参演的剧集,豆瓣的出分时间也有所不同。大部分剧集只要有两三千人打分即可出分,但李沁、王大陆和肖战主演的《狼殿下》几万人打分仍未开分。好不容易开分后,分型也明显呈粉黑大战之势,打五星的人和打一星的人最多。

粉丝群体的加入,对片方来说有利有弊。好处是粉丝会主动养号,充当免费水军,但顶级流量同样会带来大量黑粉,让剧集评分很不可控。

“有流量参演的剧刷分会更贵。”某做口碑维护的从业者告诉娱乐资本论,目前给新剧刷分,开分的价格是4万元起,有流量演员参与不太好刷的,“价格会更高”,每涨0.1分最低价格是1万5,同样会根据刷分难度调整价格。具体到短评和长评,不同的标准对应着不同的定价。豆瓣账号的权重、文案质量等都会影响豆瓣刷分价格。

豆瓣评分好刷吗?据豆瓣创始人阿北于2015年写的《豆瓣电影评分八问》,豆瓣电影评分的主旨和原则,是“尽力还原普通观影大众对一部电影的平均看法”。“一人一票”唯一的例外,是豆瓣的程序判断是“非正常打分”的帐号。

不过,如今随着养号手段的升级,系统判断非正常打分的难度越来越大。娱乐资本论观察过多部刚开播的新剧,基本所有新剧在开播当天都会有水军刷分,这些水军并非三无小号,而是主页都有动态、状似活粉的账号。通过对比这些水军的主页,可以发现他们大多都标记着同一批书影音,但系统是否会把他们判定为水军,还要打一个问号。

热度值:人均热度8000,大众认知度不高

在剧集播放量因为造假被官媒点名批评后,如今爱奇艺和优酷都已取消播放量前台展示。和收视率类似,如今剧集热度值也一年比一年通货膨胀严重,且分布非常均衡。

目前在卫视领域,公认热度较高的剧集如《安家》,东方卫视平均收视率是2.56%,东方卫视去年收视率最低的剧《石头开花》,平均收视率也有1.22%。卫视黄金档电视剧收视通常最高不过2点多,最低也有1。

网剧热度值同样拉不开差距,最典型的如优酷热度值。豆瓣“收视率研究中心”整理了优酷2020年上半年的剧集热度峰值,热度值在9000以上的剧大把,但在大众层面有讨论度的却寥寥。以至于常有人发帖质疑,优酷的热度值最高点到底是10000还是15000?

拉不开差距是一方面,通货膨胀现象也不出所料地在热度值身上上演。如下图所示,2020年爱奇艺剧集热度峰值TOP10的剧集,明显差距缩小,最高值和最低值也不过相差1600多热度值,非常雨露均沾。

如此均衡的热度值分布,很难真正成为衡量一部剧热度的标准。遥想2018年,视频网站做出取消播放量前台显示的决定,是为了抵制播放量造假,建立真正客观的评判体系。但两年过去,热度值不仅未被观众认可,反而越堆越高,越来越没有参考价值。

为什么热度值越来越高,越来越均衡?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热度值和播放量一样,同样是可以刷的。据娱乐资本论了解,由于刷热度值的难度较高,所以水军公司刷热度值的价格每天都在变动,且随时存在没法刷的可能,目前刷量价格为一块钱一点。

“唯播放量论”的时代终结了,但新的评判体系远未建立起来。光从表面数据来看,收视率、豆瓣评分和热度值等指标一天比一天高,影视行业一派繁荣的景象。但真正关心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长视频用户增速一直在减缓甚至下降,万人空巷追一部剧的时代早已过去,各项指标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如此“大跃进”的。

当收视率、豆瓣评分等各项指标从告主投放的依据、大众观影的参考变成业内自嗨的工具和观众看戏的笑话,影视行业还有哪些客观的评判体系?小娱衷心希望,在经历完一个标准混乱的时代后,行业能真正走出通胀,回归理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