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技术厂自主4K修复:让电影画面清晰重现

在6月16日揭幕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现场,上海电影技术厂首次自主修复的4K版本《芙蓉镇》和《画魂》,接受观众检验。

在6月16日揭幕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现场,上海电影技术厂首次自主修复的4K版本《芙蓉镇》和《画魂》,接受观众检验。

这也是上影节自2011年起主导修复经典老片至今,第一次没有选择与国外修复机构合作。

吴云岳,上世纪70年代进入上影工作,和胶片打了一辈子交道。如今,他返聘回上海电影技术厂,主持老电影的修复工作。前半生洗印拷贝,后半生修复拷贝。用他的话来形容,这次的4K修复,是“自己人办事”。

修复一部老电影,相当于要修15万张图

所谓电影修复,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将传统的胶片电影拷贝转移到新胶片或数字载体上。同时,通过修复、降噪、补光、调色等技术,进一步复原甚至优化原片的影音品质。

“一部1小时50分钟的电影,每秒拍摄24帧就是24幅图,一帧一帧进行修补,相当于要修15万张图。”上海电影技术厂厂长陈冠平说,一部经典电影的修复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和毅力。

4K分辨率(4096×2160的像素分辨率),其图像质量接近胶片的影像质感,修复的工作量一幅画面相当于2K修复影片的4倍。

电影胶片的寿命是有限的,电影百年,胶片却未必撑得到百年。“保存得好几十年没问题,拿出来还可以继续放映。保存得不好就很难讲了。”吴云岳介绍,曾经有人拿着拷贝前来求助,“胶片拉都拉不开,变成了一块‘砖’,彻底报废。”

为避免因岁月侵蚀而褪色、霉变、丢帧乃至损毁的命运,在数字时代修复胶片电影,尽可能恢复影片“首次公映时的面貌”,成为让经典胶片电影在现代银幕上重新绽放的有效手段。但这并不简单,用业内人士的话来形容,电影修复,是最不吝惜工夫的手艺活。

修复电影是件极其考验耐心的事情:首先要经过物理修复,把胶片素材转化成数字素材;再展开数字修复,对画面、声音、颜色等各个方面一帧帧进行调整,进行后期修复降噪、消除抖动刮痕、数字调色等,再进行大银幕的放映鉴定……

首映于1994年的《画魂》虽然还不算老,但修复也不容易。吴云岳回忆,物理修复时,片子素材的保存度等都还不错,但是在数字扫描之后问题就出现了,画面不清晰甚至噪点很大。后来才查清楚,这是由于影片根据不同需求使用了不同型号的胶片,“不同型号的胶片拥有不同的感光度,在胶片时代看不出差异,经过数字化扫描后却大不相同,其中一种型号扫描后出现了较多噪点。”

此外,当年《画魂》为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底片中还有一些做过特殊处理的中间片。“这些中间片对原素材都有损失,包括画面颜色、饱和度、层次感、噪点等都与底片不同,也是修复的难点。”

5年来,已完成120多部老电影的修复

上海电影技术厂来做电影修复,吴云岳颇为自豪:“在物理修复这方面,我们团队是国内最强的。”

虽然这个团队只有4位成员,但每一位都有几十年与胶片打交道的经历。“都是摸了一辈子胶片的人,不知道手里过了多少米胶片,碰到过多少问题。”吴云岳感慨,“现在,再也没人能有这样被海量胶片‘喂出来’的经历。”

成立于1957年的上海电影技术厂,隶属上影集团,是国内最早建成的专业化电影洗印基地,也曾是中国年产量较高的影片技术加工基地。中国影史上很多名导佳片都是在这里洗印拷贝后在全国发行。“每年胶片冲洗量达3000万米。”陈冠平回忆。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影院放映设备纷纷完成胶片到数字的更新换代,2008年春节前,还在21天里连轴转印出几千个拷贝的厂子,在2012年春季胶片冲印量却出现断崖式下跌。“一下子变成了零。”陈冠平介绍。

除了转型别无选择。2011年底,他们开始筹建数字制作公司。“过程很痛苦,很多老师傅干了一辈子的胶片,原来是胶片配光,现在是数字调色,老师傅怎么做得来?”陈冠平说。

没想到,在电影修复领域,原以为再也派不上用场的技艺,重新成为团队的优势所在。

2013年起,上海电影技术厂开始从事胶片数字化修复,目前已完成120多部老电影的修复。在上影节前几年与意大利博洛尼亚电影修复实验室合作《舞台姐妹》等作品的4K修复过程中,上技厂都承担了物理修复的工作。

对老胶片进行接补、清洁,便于数字扫描,并不难,却极其需要耐心和经验,“胶片上有一粒灰尘,如果物理修复没有清理掉,数字修复时就需要想尽办法再处理,即便这样也还会留下痕迹。所以物理修复要尽可能做到完美,小到一点一滴的灰尘、油渍、脏斑甚至划痕,都要尽全力修复。”吴云岳介绍。

这些经历过胶片时代辉煌的电影技术工人们,对于底片的珍惜刻在骨子里,吴云岳形容,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珠一样”。而对电影修复而言,“素材的质量至关重要,不能损失一帧画面。”

物理修复是个艰苦的工作,胶片年代越久远,空气中越有胶片自带的醋酸味和霉味,稍一走动,会有灰尘像烟雾一样蔓延开来。“我们有时就戴着口罩工作。”吴云岳回忆。

犹如聚沙成塔,15万帧画面逐一修复,换来一部电影的时光倒流。

一帧一帧复原,让经典作品传下去

《画魂》是上技厂4K修复的第一部故事片。这是上海导演黄蜀芹的作品,正是在准备此片剧本和筹备经费的5年间,黄蜀芹执导了家喻户晓的电视剧《围城》。

数字修复,其挑战不仅在技术上,更在艺术上。它并不是简单的修复画面,而是美学与技术的结合,特别是4K修复,其中的“复”指的是要恢复电影最初的样子,涉及色彩和光影的层次感。

“电影修复最理想的情况,是能邀请到原片的工作人员参与到修复中。”陈冠平介绍,由于身体原因,黄蜀芹无法参与电影修复,为找回原汁原味的画面,上技厂邀请到《画魂》的摄影师、现已转型做导演的吕乐,黄蜀芹之子、导演郑大圣等人协助修复工作。

吴云岳回忆,吕乐不仅仅力图还原当时拍摄的色彩和场景气氛,还对影片的画面进行二次创作。《画魂》对色彩的运用,基调、环境和创作意图等和一般的故事片都不太一样。一开始他参考当年的拷贝,要求数字修复的工作人员还原影片对色彩的夸张运用,吕乐却给出了不同意见。

“他说这样做不是要改,而是要做得更好。因为当时这部电影就是他拍的,他说如今的技术可以弥补当时因胶片局限性而留下的遗憾。”吴云岳说。

除了吕乐,当年《画魂》的录音师、本身就是上影厂员工的葛伟家也参与了电影声音方面的修复。《画魂》是当年上海第一部杜比SR格式立体声电影。为让观众体验到当年的立体环绕效果,葛伟家与上技厂工作人员花费一个月时间,一点点把原片声音分离,将声道修复成了5.1,增加了环绕和低频。

在20个修复师分两班倒,24小时连轴转修复了近3个月后,4K修复版《画魂》与观众见面。“我们做出来真的老灵的。”上技厂的老师傅们挺自信。

在这个团队中,物理修复团队的技术人员多是上海电影技术厂的老员工。而数字修复团队,则是由清一色的年轻人组成的:30%是“80后”,70%是“90后”。出生于1987年的胡勍勍是数字修复组的负责人,他说,自己有类似于“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感觉。“希望从我们手中,更多经典的作品能够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