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时节奇妙游》《端午奇妙游》,通过上述节目,河南卫视打造出前所未有的顶流:唐小妹。
开局的《唐宫夜宴》仅在大年初一当天就收获超20亿的全网视频播放量,单个视频在微博累计1000万次观看。
为回馈粉丝而临时拍板制作的《元宵奇妙夜》持续发力。根据1号数读联盟-知微数据,该节目知微事件影响力指数(EII)达到65.9,高于57%的娱乐事件,收获了六大平台的20个热搜。
直至眼下,《端午奇妙游》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三十亿,先后获得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
由郭吉勇拍摄的水下舞蹈《祈》展现《洛神赋》中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戏内灯彩佳话,戏外花团锦簇。短短半年里,围绕河南卫视、河南春晚和唐小妹的褒奖溢出屏幕。
而在这背后,是一条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一条开向荆棘丛生、亟待翻新的卫视破局之路。
文艺复兴的内容赋能
14-16世纪于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并非单纯复古,在重拾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同时,思想家们糅合了新的时代元素。
来自河南卫视的这场“文艺复兴”亦如是。
不可忽视的新元素首先来自技术,从《唐宫夜宴》到最近的《端午奇妙游》,节目制作团队的技术方法论在不断迭代,这给内容以扑面而来的新鲜感。
最早在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呈现的《唐宫夜宴》主要采用了5G和AR技术,前者提供高速率、低延迟、大连接的技术背景,后者则成为整个节目视觉效果的最大功臣。
所谓AR即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利用这种技术,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唐三彩、《千里江山图》等虚拟信息被模拟仿真,并与14位舞蹈演员共同参演了入宫赴宴前的诸多趣事。
“活”过来的唐俑穿行在文物与山水画之间
之后的《元宵奇妙夜》,节目组又在上述技术上增加了3D动画特效,在节目《莲鹤方壶》中,唐小妹们与拟人化的文物进行了一场对话:
“你能带我们飞吗?”(唐小妹)
“好吧,走起。”(莲鹤方壶)
真假时空之间,壶盖上的仙鹤振翅凌空,随后飞入霍尊静待的演播间,一出好戏就此开始。
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莲鹤方壶. 壶盖上方有一只作展翅欲飞状的仙鹤
而后的《清明时节奇妙游》利用VR技术重现了夜景下的汴京梦华,《端午奇妙游》则将真人实景和手绘漫画融合,呈现出更具故事感的情节设计。
借助VR技术,汴京梦华得已实现
技术之外,河南卫视还实现了国潮与经典、管弦乐与古典乐、朋克造型与唐代服饰的元素混搭。
在《清明时节奇妙游》中,“一本正经”的妇好鸮尊轻晃身躯,唱起了rap,而“鬓云欲度香腮雪”的唐妆小姐姐摇身一变成为“墨镜一戴,谁也不爱”的cool girl;
器乐演奏《精忠报国》直接把舞台搬到黄河之滨,让民族乐器、西方管弦乐器和流行乐打击乐器同台演奏,黄河的融会贯通之势在丰富的音色中淋漓尽显。
《端午奇妙游》当中,独舞《唐印》专门设计了极具朋克风格的高头大马,当舞蹈演员在镜头前施展曼妙舞姿,其背后的机械马则抬起前蹄,口吐云雾,仿佛梦回“蒸汽大唐”。
独舞《唐印》
如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总导演陈雷所言,“观众会感到一种熟悉的陌生感。从穿戴造型看,一看就是从千年唐代走来。但她们身上个性化的一面,又和当下的人们毫无二致。”
这种技术、时代因素融合下的混搭能够规避严肃叙事下的枯燥乏味,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传播需求。
内容背后的机制突破
如果时针拨回去年的今天,河南卫视留给受众的印象还停留在《梨园春》《华豫之门》《武林风》三档节目上。
1994年开播的《梨园春》已有27年历史
而剧集方面,拿得出手的爆款剧集还要说起十多年前的《士兵突击》《新上海滩》《少年包青天3》《康熙秘史》。
于是一个新的问题很快浮现:凭什么是河南卫视。
考虑到临时起意的《元宵奇妙夜》制作时间仅有6天,提前准备的《端午奇妙游》也只有20天的制作周期,如此凡尔赛的表现很难不让人追问一句为什么。
这要从内容背后的机制突破说起,其一是制作机制革新。
2020年,河南电视台合并了原台里的电视文艺部、纪录片工作室,经过二次优化成立了18个导演工作室。
这一做法并非首创,湖南广电首个制片人魏文彬提出用独立制作人制度取代节目组的理念,与今天的河南卫视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后者早了十几年。
在工作室制度之下,各团队可自由成立,确定团队规模,并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为各工作室提供启动资金。
以今年的春晚为例,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方案经过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所有工作室团队参与竞聘,并从8个方案中脱颖而出,“更灵活的体制机制和激励措施打破了过去靠天吃饭的传统工作方式,帮助大家摆脱了‘老一套’工作思路,大大提高了员工们的工作热情。”
留心则会发现,河南卫视节日IP中目前已有的四场晚会,其导演各不相同,这从侧面印证了机制改革的推进。
其二是顺应互联网思维。当下,传统媒体的媒体融合方兴未艾,其中一个方向就是拥抱互联网,搭建新媒体平台。在河南卫视这里,互联网共享、互动的精神得以体现。
尽管《端午奇妙游》的导演陈佳都是在节目出圈之后紧急注册了微博,但与网友的互动早已开始。
北青深一度的专访中指出,春晚“唐宫”爆红后,河南卫视艺术总监李喧仔细看过来自B站的弹幕,“现在通过弹幕,能直接知道观众到底喜欢什么”,也正是因为弹幕中一句“不知道元宵晚会怎么样”,激发了李喧推倒重来,回馈观众的想法。
因此,作为一家卫视的元宵晚会,《元宵奇妙夜》选择了在B站直播,并专门在节目末尾表示了对全国网友的感谢 。
而在《端午奇妙游》制作之前,节目组就通过各种途径发布了三条讯息:
#唐小妹喊你来当编辑啦!#
#在逃的唐小妹会是你吗#
#唐小妹的名字你们说了算#
之后在节目中出现的唐小玉、唐小彩、唐小可、唐小竹均来自网络报名的素人,其名字与各自情节也参考了网友提供的创意。
其三是对晚会模式的创新。电视台曾经是晚会的缔造者,但如今正跟随在电商之后,成为流量的附庸。即便是如端午、中秋这样主题鲜明的晚会,观众的焦点仍在各自偏爱的节目上,而其中缺少明星加持的舞蹈、戏曲节目则成为书写“流量至上”的一个不足道的脚注。
从《元宵奇妙夜》开始,河南卫视的晚会开始用“唐宫”文化主线串联整台晚会,从开始到结尾,晚会风格、内容实现了差异中的协调和统一,《端午奇妙游》的导演陈佳接受专访时表示,网剧+网综是新晚会所采用的独特形式。
四位主人公的平行故事线分别对应了不同的文化典故,并通过更具故事感的情节设计取代主持人,承上启下,联动节目。
《端午奇妙游》结尾处,四位主人公被召进宫,埋下后续故事的伏笔
根据河南卫视官微的信息,在接下来的半年内,包括七夕、中秋、重阳、春节在内的节日晚会都将延续唐小妹IP宇宙。这种文化立身,颠覆创新的模式如同一座桥梁,向前承接精品化的节目内容、文化内涵,向后接续卫视在众多视频平台之间的破局之路。
卫视的归宿是文化
宇宙的尽头是铁岭,卫视的归宿是文化。国潮风的出现让卫视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并通过文化强台的理念为受困久矣的台网之争寻求出路。
《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显示,自2011年到2021年,国潮文化相关内容关注度同比上涨128%,“国潮不再局限于新国货,而是文化、科技等领域背后中国力量的全面崛起”。
借国潮“春风”,河南卫视大有可为。
一方面,节目播出期间,河南博物院先后发布了《唐宫夜宴》展览、唐宫夜宴版仕女乐队系列盲盒以及唐宫夜宴手绘大赛,在进一步发酵热度的同时探索新的商业转化模式。
另一方面,端午晚会策划徐娜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正在准备网剧,可能还会推出网络电影;而近日,哔哩哔哩携手河南卫视宣布打造的舞蹈节目,《上下舞千年》,进一步展现借国风出圈,打造河南卫视国风品牌的可能性。
但文化立身者并非河南卫视一家。同样不在卫视第一梯队的四川卫视也在摸索国风与自家内容的契合度。
2015年-2016年期间,四川卫视先后打造了《咱们穿越吧》系列节目,节目邀请到沈腾、宋小宝、张国立、张涵予等作为常驻嘉宾,通过实景“穿越”的形式重温文化历史故事、典籍。两季节目在豆瓣拿下均分8.9分的成绩。
及至今年,四川卫视《藏风美少年》《独蜀一方》《花开天下·国韵新年演唱会》等节目进一步聚焦地方文化特色,其中《花开天下·国韵新年演唱会》直接将主题定为“国风、国潮、国漫”。
其舞台设计来自“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潘玮柏献唱歌曲《王者之声》则结合了空城计的典故,而歌手吴俊余演绎的《二十四伎乐》以真人复刻了永陵二十四伎乐石刻。
四川卫视官方数据显示,晚会相关话题登顶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百度话题榜top1,共计阅读量3.6亿,第三篇章“韵飞扬”收视位居省级卫视同时段排名第3位。
事实上,将台网双方的资源进行对照,电视台背靠的地方文化、历史恰恰是视频平台无可比拟的优质资源,这也是为什么《元宵奇妙夜》能够在六天内完成全部制作。
因为其中的《水月洛神·芙蓉池》来自郑州歌舞剧院原创舞剧的精华片段,《五世请缨》来自豫剧中的经典选段,深厚的文化底蕴承担了内容搭建的基石。技术、舞台、形式的配置只需因地制宜,机动响应。
文化之于卫视的价值在什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言从侧面给出答案:文化是城市功能的最高价值,也是城市功能的最终价值。而卫视,恰恰折射了一个地域,数座城市的历史沉浮、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