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电视剧”,如何让“传播”+“传承”产生“化学反应”

非遗类节目“大行其道”,电视剧也不甘落后。从古装到年代,从唐宋到民国,非遗类剧集涵盖了各朝各代。

近年来,综艺、纪录片市场,涌现了不少非遗类节目。比如《传承者》《非凡匠心》《百心百匠》《了不起的匠人》……这些节目以深耕专业的非遗一线手工匠人为主角,拉近了非遗与观众的距离。与此同时,综N代《极限挑战》《奔跑吧》《我们来了》等娱乐属性较强的节目也将非遗元素融入到某一期中,丰富了节目内容,加深了节目内涵。非遗综艺边界在不断拓宽的同时,完成了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进阶。

非遗类节目“大行其道”,电视剧也不甘落后。从古装到年代,从唐宋到民国,非遗类剧集涵盖了各朝各代。《甄嬛传》《琅琊榜》《如懿传》《延禧攻略》《天盛长歌》《长安十二时辰》《清平乐》《芝麻胡同》《鬓边不是海棠红》……等作品中均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非遗风貌。那么,这些节目都传承了哪些非遗经典,观众是否买账?电视剧频频“牵手”非遗元素,有哪些优劣势?两者如何才能实现1+1>2的效果?

电视剧牵手非遗,让更多古老文化“出圈”

在影视剧中,与非遗有关的剧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植入”非遗元素,非遗为内容、剧情、服化道而服务,起到“锦上添花”作用,如《清平乐》《延禧攻略》《长安十二时辰》等;第二类是非遗“唱主角”,故事以某项非遗为切入点,围绕非遗传承展开叙事,这类型剧集数量较少,案例有《鬓边不是海棠红》《芝麻胡同》等。

718D102C-A00C-4517-B7C6-8A060ABF067E

《清平乐》虽然剧集评价两极化,但剧中所展现的非遗元素,却为观众津津乐道。曹皇后的菱形纸鸢、少年赵宗实和高滔滔的大雁风筝,均是出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汴京宋室风筝”第六代传承人宋长虹之手。通过风筝的制作与放飞过程,观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宋人风雅的生活。

《长安十二时辰》高度还原了大唐盛世。剧中设计的非遗元素不胜枚举。例如,西安鼓乐、长安楮皮纸制作技艺、竹篾灯笼编制技艺、关中木构营造技艺、弓箭制作技艺、澄城水盆羊肉、木轮大车技艺、凤翔木版年画……还有“隐藏”在探案线索中的制墨、铠甲制作技艺、蹴鞠、马球技艺、针灸等非遗项目。这部剧将非遗元素渗透在每个细节中,从剧情到台词、从服装到道具,非遗赋予了剧集浓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让剧集实现了艺术加工与文化还原的融合。

17FCCE01-827B-4CF8-B43A-809AD2D96E68

两年前播出的《延禧攻略》是当之无愧的暑期档爆款,不仅收获了超高人气与热度,而且该剧通过长篇幅、多细节展示了昆曲、刺绣、绒花、缂丝、打树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与剧情形成自然互动、相得益彰,让观众领略到了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

在电视剧中注入“非遗”元素,《延禧攻略》并不是首次“吃螃蟹”。在此之前,《如懿传》中的“点翠”;《琅琊榜》中的“漆艺”;《甄嬛传》《女医明妃传》中的“桃花姬阿胶糕”;《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建盏”;《天盛长歌》则再现了蜀锦织造法。这些非遗元素的存在对整部剧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于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打造,营造戏剧冲突,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除了非遗元素“点缀”剧集,非遗题材剧的发展则“激活”了非遗大IP。《芝麻胡同》首次聚焦“舌尖上的酱菜”,围绕“非遗酱菜”讲述严振声一家几十年经营酱菜铺生意而展开的烟火生活。《鬓边不是海棠红》以京剧这一非遗宝藏作为叙事载体,不仅展现了国粹,更在剧中呈现了京绣、苏绣等非遗项目,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上做足了文章。

钟情于非遗元素和非遗题材的幕后制片方,除了创作了《琅琊榜》《知否》《清平乐》的正午阳光。也有像新丽传媒这样的老牌影视机构,创作了《芝麻胡同》《如懿传》等剧作。还有启用同一班底创作《延禧攻略》《鬓边不是海棠红》的欢娱影视。据了解,欢娱影视接下来的《当家主母》也是一部意在传承非遗文化“织锦”技艺的影视作品。与此同时,“电视剧+非遗”同样成为了优酷、爱奇艺等平台争相追逐的“香饽饽”。

将非遗技艺转化为生产力,前景广阔钱景好

目前,将非遗元素注入电视剧,已经从无意识阶段,发展为电视剧的有机组成部分。非遗元素为剧集增添亮点的同时,也通过电视剧这一喜闻乐见的传播媒介,得到了更好地宣传、推广、保护和传承,非遗与剧情相得益彰,助力服化道精品化,发展前景广阔。

具体来看,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许多依靠口耳相传和行为传授的非遗正面临“失传”危机。利用影视剧普及非遗知识、传播非遗技艺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除此之外,专业人才的加持,保证了剧集的“原汁原味”,也为非遗传统手艺人织就了一条“致富路”,提供了更大的展示平台,充分挖掘非遗匠人“再就业”的新蓝海。《延禧攻略》邀请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绣传承人张红叶、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顾建东、南京绒花唯一传承人赵树宪等传统手工匠人,参与到了剧中的刺绣、缂丝和绒花的制作中。《芝麻胡同》邀请到了被列入非遗名录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的老师傅,坐镇现场,指导拍摄。

9EE9A5C3-2CB5-4510-B61D-480FF72D89CA

非遗牵手电视剧不仅前景广阔,而且“钱景”可期。比如,《延禧攻略》的大火,使得南京绒花一时声名大噪,订单暴增。《芝麻胡同》开播后,“六必居”酱菜的销量成倍增长。《鬓边不是海棠红》大量开发了衍生彩妆、复古珠钗、耳环等。虽有珠玉在前,但并不是所有非遗都适合衍生开发,制作方在开发之前要充分做好市场调研。

尽管非遗元素、非遗题材剧备受好评。但如何让非遗元素与电视剧内容、剧情、人物相辅相成并非易事,这极其考验编剧的功底。其次,隔行如隔山,如何利用镜头专业、精准地将非遗“影视化”,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第三,与同类型剧作相比,非遗项目剧投资压力大,《延禧攻略》投资近三亿,两亿多砸在服化道上。如此“烧钱”的非遗题材,难怪也只有头部制作公司才敢“小试牛刀”。

此外,影视作品很难完全地还原历史,非遗元素在剧中虽然精致考究,但出现过一些“小错误”,这很容易“误导”观众。比如,道具不匹配,《延禧攻略》提到了孔雀羽线,却配了一个从颜色到质感都是错的道具;纺、织、绣概念不清,这是《天盛长歌》《甄嬛传》都犯过的错误。这些小错误难以逃出观众的“法眼”未必是坏事,对于“电视剧+非遗”创作者来说,只有不断面对观众的考验,才能促进创作者更上一层楼。

电视剧如何“活化”非遗,内容形式两手都要抓

讲好故事是电视剧的命脉所在。但电视剧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视觉符号的呈现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观看体验。作为电视剧精品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非遗凭借自身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为电视剧鲜明的风格锦上添花,而非遗选择电视剧,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一众表现。

另一层面,“非遗+电视剧”要顺应时代潮流,务必要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非遗文化现状,感受到非遗的魅力,重新看待非遗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参与到非遗文化传播中去。唯有如此,才能达到“非遗”活化、电视剧传播传统文化的双重功能。

那么,如何才能通过电视剧“活化”非遗呢?首先是创作上,对于剧方来说,在非遗剧创作初期,就应该仔细调研非遗产业的历史与现状,熟知非遗的特性,有意识、针对性地将非遗元素刚在恰当的位置,如何辅助人物性格?如何与剧情无缝衔接?如何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在这部剧中是唱主角还是做配角?……一旦将这些问题理顺后,非遗就能与剧情、人物形成良性互动,避免“不合时宜”甚至错误化的处理。

03BD060B-0893-42A4-865F-49B0B95213D2

如今,将非遗元素、题材运用到创作中的制片方比例并不小,但是对于创作者来说,如何能捕获到非遗的精髓,却需要深扎下去费一些功夫。例如,于正在创作《延禧攻略》时,对于昆曲、刺绣、打铁花、缂丝技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剧中的展现,参考了大量的史实资料,斥巨资请到了多为非遗传承人助力。非遗系列剧也成就了于正的“大翻身”。

其次,是形式的创新。非遗文化并不是人们刻板印象中的“曲高和寡”,而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非遗+电视剧”的表达上,不应该局限于内容本身,传播形式也应该多维度“探新”。比如,《鬓边不是海棠红》热播,为了让年轻观众更好地了解国粹,制作方准备了“《鬓边》百科”相应物料普及京剧知识。京剧对于年轻观众最难听懂的是唱词,制作方准备了屏幕右侧的“题词器”,打开弹幕观剧,让观众体验“台上台下”互动的新体验。

第三,国家政策的支持,也将为非遗题材的创作带来新风口。近些年来,各级管理部门和民间组织在保护传承非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这对于非遗题材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息,“非遗+电视剧”,让“传播”与“传承”产生“化学反应”。

无论是前些年的“国学热”、“汉服热”还是“读经热”,它们都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汉民族的复兴。而它们持续升温,也与电视剧的推波助澜妥不了干系。相信在越来越多的非遗与影视剧“牵手”的热潮下,两者能相互成全,结出文化传播与非遗传承的丰满“果实”,真正实现1+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