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到处讲《论语》的于丹从北师大“下课”啦!

“下课”原因或许没有那么简单。

蔡诚 | 11/26 22:20 | 阅读: A+

11月23日下午,一则“著名学者于丹被免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分党委书记”的消息引发关注,各大自媒体纷纷转发消息,还称,“接替于丹一职的是该院影视传媒系教师路春艳教授”。路春艳,1971年生于沈阳,曾担任第6、7、1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秘书长。著有《大众传播学教程》、《中国电影中的城市想象与文化表达》等著作。

我们注意到,当时北京师范大学宣传部就此事回应称,“上午刚开过会,目前尚未对外公示,网传消息非官宣。”直到25日晚间北师大针对此事表态称,于丹教授自2013年5月担任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任期已满五年,卸任学院党委书记是学院党委的正常换届。学校党委对于丹教授担任学院党委书记期间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于丹教授作为著名文化学者,还担任学校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任务。

登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官网,发现,于丹作为分党委书记的领导信息还没有撤下,名次位列院长胡智锋之后,现任分党委副书记是博士、副教授王韵。但值得注意的是,于丹被免前夕,11月19日,艺术与传媒学院邀请学校纪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办公室主任刘淼就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了一次专题会,刘淼用生动的语言和详实的案例着重对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以及生活纪律的处分、师德一票否决制作了详细说明。学院为此发布了一则图文简讯,简讯披露院党委书记路春艳、院长胡智锋、副书记王韵与学院教师党员参加了会议。

于丹在学院最近一次露面,是今年9月学院影视传媒系、艺术学系、书法系、音乐系、舞蹈系、美术与设计系以及学院行政岗位迎来15位新教职工时,她代表学院分党委对新入职的教职工们表示祝贺。今年6月28日,作为分党委书记,于丹主持了艺术与传媒学院分党委邀请北师大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秀梅学院师生党员开展了题为《不忘初心,从严治党,守住底线,廉洁从业》的专题讲座,同时集体观看了反腐倡廉教育影片《警示录》,要求在座师生提高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增强了纪律规矩意识,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构筑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

显然,此前于丹已经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分党委书记“下课”,“下课”原因或许没有那么简单。

一炮走红的“网红教授”

于丹,1965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自1995年开始从事高校影视教学与研究,在北师大先后执教本科生课程《影视学概论》、《中国古典文学》及研究生课程《电视理论思潮》等。

但真正让于丹曝得当代知名文化学者大名的还起自她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等栏目主讲《论语心得》,一炮走红,并陆续出版《<论语>心得》《<庄子>心得》,引得人们书店排长队抢购。仅以畅销书作家而论,2007年,来自《百家讲坛》的于丹和易中天位列前三甲,2008年,于丹以年收入1,103万元成了“2008中国内地名人榜”最受关注的学者明星。2009年,《<论语>心得》还获得中国出版集团主办的“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奖项,而且售出海外出版涉及28个语种、34个版本。

很长一段时间,于丹一直被当时的媒体称为“学术超女”,跃居各大媒体显要位置——从此,一个“中华文化传道者”的女学者经常出现在电视荧幕上,讲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肚子里的“中华文化”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于丹自己也不止一次地说过,自己之所以能这样驾轻就熟《论语》等国学经典,于丹曾说这和自己不快乐的童年有关,4岁开始,学国学的父亲就强迫她看《论语》等先贤著作,在那个需要快乐的童年,她不得不压抑地面对那时看来十分“枯燥”的读物,“应该说我的童年并不快乐……这就好比现在教小孩学钢琴,学舞蹈,虽然眼前是累了点,苦了点,但长大后没有不感激父母的,于丹能取得如今的成就,首先要感谢她父母的眼光和教育。”她还自信地坦言,“小学一年级时候看五年级课本一个生字都没有。”

“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应该仰望,高深地隐藏多少奥秘,其实这个世界真正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如太阳东升西落,如春耕秋收,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真正的道理是告诉别人怎么才能过上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于丹爱如是说,显然,在她眼里,孔子教会了他过上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的全部秘密。

于丹从1

摆谱的“网红教授”

于丹讲《论语》一直有着巨大的争议,有人叫好,以为作为一个“中华文化传道者”的女学者,她借助央视《百家讲坛》为国学复兴做出了贡献,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说:社会需要更多于丹这样的学者,让经典走出象牙塔,以大众最能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惠泽社会和人民!

也有不少人认为于丹讲《论语》是对经典的歪曲和误解,2007年3月,有数位身穿“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文化衫的清华、北大等名校博士、硕士联名撰文抵制于丹,要求她从《百家讲坛》中下课,称她“极度无知,传播错误的甚至有害的思想”。著名历史学家朱维铮甚至批评于丹不知《论语》为何物,没有一句心得是她自己的”。

不管怎样,功成名就后,于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场费高达数十万元的消息不时不胫而走,有网传,2011年于丹陕西神木县讲课,2小时讲课费30万元,不含税,不含团队北京到神木往返机票、住酒店等费用。还重要的在于,于丹走红后心平也发生了某种变化。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教授骆承烈先生,研究孔子50多年,是国内较早进行儒学推广普及活动的专家。他认为,于丹讲《论语》,虽然不够严谨,但对传播儒学无疑立了大功,但是,于丹虽然讲了不少《论语》的为人处世之道,但自己的为人处世却还需提高。“于丹成名后,距离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水平还差得比较远。”

对此,骆教授还讲了一则于丹轶事。有一年,于丹来曲阜,车队浩浩荡荡有28辆之多,从宾馆到孔庙全铺了红地毯,进孔庙之后又把其他游客全都赶走,祭拜孔子时更是一直把车开到孔子墓前,而且还一路卖书。“这些行为其实都违背了孔子教导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令人很反感。我想问题的关键可能不在于丹,而在那些给于丹抬轿子的人把她抬的太高了!”。

无独有偶,2009年5月5日,一位自称为学者于丹英国之行做翻译的网友发帖《于丹伦敦街头撒泼记》,用中英文详细记录于丹在《于丹〈论语〉心得》英文版欧洲首发的行程中“换房耍大牌”“呵斥助理”“辱骂翻译”等行为。她写道:“我在伦敦给《论语心得》的作者于丹当翻译,经历可谓惨痛。她会在众人面前呵斥从国内来的女随从。她把她下榻的酒店闹了个天翻地覆,三天换了三个房间。”发帖者还称,她做梦也想不到一个对《论语》有研究的知名学者竟然能做出如此匪夷所思之事。”

事后有记者采访于丹,于丹没有否认要求宾馆换房一事,她称:“的确换了两次房间,但每次都事出有因。第一次是因为房间正对着电梯,本来就有时差,加上一晚上上下电梯的人有很多,吵得我一夜未睡。第二天英方出版人知道此事后就帮我换了房间。可是住进去的第一天晚上,十点半的样子,我正在洗澡,突然闯进来一个男服务员,说是要来收餐具,吓我一跳。我并没有吃东西。后来一问,竟然是他走错房间了。第二天,酒店方面专门来道歉,并主动给我换房间。”

2012年11月17日晚,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上演的昆曲专场上,于丹分享昆曲感受时,被北大学子们高呼让其下台,并称于丹不能代表广大的昆曲爱好者。

于丹

于丹传统文化普及者的公共知识分子身份或一去不返

我们无从知道被北大哄下讲台的于丹的尴尬和不快,思想境界如果不只是在嘴上满腹经纶、仁义道德,心里大概没有抱怨吧——于丹曾说,如果你对一件事情含有抱怨,说明你的修养还不够,你的心灵还没有得到洗涤,你的灵魂还没有得到升华。

得到升华的人生是一种怎样的人生?于丹讲了自己的一个感受:我第一次上庐山时是一个11月的深秋,一个阴冷的下午,当时天湿,又冷,变暗,天色幽暗。当我终于登上了高处,看到满天云霞之时,我感觉我是站在了那么一大片辽阔、温暖、灿烂的夕阳里,所有的寒冷、雾气都退居身后。站在那个地方,我心里真是感动到眼泪一下子就夺目而出,而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人被云生雾重困扰,那是因为你站的还不够高,如果你有一个信仰,就是阳光在很高的地方等着你,你一定会真正置身在很高的地方。”

今天,于丹被北师大免去艺术与传媒学院分党委书记的职务,只保留了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职务。据了解,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是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市委宣传部共建的高校文化类智库,要职责是承担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宣传部交办的文化发展、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调研论证、基础理论研究和应对策略研究任务;开展首都文化和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开展推进文化之都建设的相关理论模型研究;研究推进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播工作;总结文化创新的“首都模式”,开展首都文化示范基地建设研究和评估体系研究;开展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播方面的培训工作。

随着于丹在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去职,于丹的“网红”光环时代或许已然谢幕。虽然她还不算太老,但可以预见的是,她作为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任务的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那个曾经红红火火的中国传统文化普及者的公共知识分子形象将一去不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