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万里为邻》为中非故事的国际传播带去更多共鸣

我们更欢喜于得见中国与非洲携手共创未来,已开始为世界的明天孕育出新希望的美好画面。

传媒圈 伍执 | 09/05 16:29 | 阅读: A+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首次被提出,到今年9月,这一中国主动扩大朋友圈的大规模行动已经持续了整整11年。架桥修路、传道授业、经济往来……许多浓烈而深厚的跨国友谊也随之生根发芽。在此过程中,一大批纪录片创作者也将镜头对准了这些跨越国界的故事。

近日,恰逢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心打造,以中非同行现代化之路为讲述核心的纪录片《万里为邻》正在总台多平台陆续播出。

该纪录片充分考虑中非两地受众的文化差异,摒弃了思想性强、共鸣性弱的史料型叙事,以平民视角建构出《跨越山海》《向心而行》《共赴未来》三大篇章,既以多角度反映了中非合作的实际成效,又生动传递了中非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与信任。

01

横纵交织

绘出中非合作画卷

非洲,土地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4亿。中非之间的合作跨越时间、跨越国界、跨越文化,是复杂且多元的。面对如此恢宏庞大的背景故事,如何以极其有限的镜头语言去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还原中非合作之全貌?

《万里为邻》选择将地理视角与中非合作纵深脉络进行融合。

从印度洋中的马达加斯加到大西洋边的摩洛哥;从非洲大陆北端的埃及,到最南端的南非。纪录片既拉高镜头,带我们穿越维多利亚湖,串起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之间因一座马古富力大桥而发生的故事;也跳跃地理的经度,从同样的故事背景出发,让同在中国医疗团队指导下的几内亚医生和坦桑尼亚医生来了一场呼吸与共。地理视角的接入,让全球观众能在短短90分钟的讲述中,明确感知到不仅中非之间已经紧密交织,非洲各国之间也因中非合作而实现了更密切的联通。

纪录片2

而从马古富力大桥、莫塞公路等路桥援建,到马达加斯加精油、卢旺达咖啡等产业链的打通;从医疗技术的输出、到菌草技术的传授;从共建新能源项目,到联合研制卫星。除了地理视角外,纪录片又沿着授人以鱼——授人以渔——共建未来的故事脉络,将20余个独立的故事片段进行归纳梳理,最终形成《跨越山海》《向心而行》《共赴未来》三大篇章,让每个小巧玲珑的故事,在串联成篇之后相互共振,给观众带去更大的震撼。

纪录片3

如此,《万里为邻》以地理为横轴,以中非合作的推进脉络为纵轴,一横一纵巧妙交织,便以最恰当的方式完成了对中非合作重点的复现。

02

多元人物

为宏大叙事增添血肉

实际上,观众除了被纪录片中展现的中非之间互利共赢、民心相通、文明互鉴的深厚友谊所震撼外,更让很多人热泪盈眶的,还有《万里为邻》纪录片中每一个具体的人。

致力于把卢旺达的咖啡和文化一并带到中国的哥斯达黎加咖啡生豆贸易商;精于种植咖啡又刚好幸运地嫁给了咖啡农场主的卢旺达女孩;担心“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中国进博会非洲展区工作人员——为了非洲的一口好咖啡能够顺利销往全球,链条上每一个为之奋斗的人都闪闪发光。

纪录片4

几内亚医生在中国培训回国后第一次进行独立造影手术,救治的竟是一位在当地工作突发脑卒中的中国工程师。在复杂的脑部手术成功后,当几内亚医生向远在中国的教授发送汇报喜讯的信息时,人们很难不发出“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的感慨!

在国际传播的呈现上,大部分影像作品更愿意遵循权威叙事的常规路径,将镜头更多地给到政府官员、外交官或是国际组织等等,但《万里为邻》却匠心独具,选取了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代表人物,构筑了一个立体生动的人物群像。年轻的非洲酋长,卢旺达的咖啡农户,黄河边的中国村民和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卢旺达青年,刚果(布)的留学生与青海藏族小学生……建设者与获益者、决策者与施行者、中国人与非洲人,他们的梦想在故事中对撞,最终以看似微小但足够生动的模样,让这幅中非合作画卷变得有血有肉。

而这些人物身上多元的文化背景、多样的人生经历,也让《万里为邻》这部纪录片能够以更鲜活的姿态在国际舆论场中传播得更远。

03

由点带面

小故事的能量充分放大

聚焦每一个具体的人,每一个点状的故事变得有血有肉,可亲可近。而透过每一个点状的故事,《万里为邻》还做到了让每一个故事都变成一束光,照出故事发生背后中非两地所做出的全部努力。

以马古富力大桥、莫塞公路两个援建项目为点,它背后的全貌是——21世纪以来,中国在非洲建设了超过1万公里铁路,近10万公里的公路。

马达加斯加的精油、南非的柑橘、肯尼亚的牛油果得以大量进入到中国市场,背后是中国为非洲农产品的输入开辟了专门的绿色通道,是双方近年来签订的一系列贸易“软联通”的协定、协议在做保障。

纪录片5

在《万里为邻》中,我们为中国与非洲携手共建卫生健康共同体而激动不已,但纸短情长,60多年来,2万多名奔赴非洲的中国医疗队员在当地留下的大爱无疆的故事,还等待着有心人以更大的篇章去呈现。

纪录片6

在《万里为邻》中,中国的工程队为非洲当地带去了工作岗位,科研团队为当地带去了科学启迪,教师团队为非洲青年们带去了职业培训机会,但除了片中所展现之处,还有中国以专项奖学金支持非洲优秀青年来华学习,以及中国为非洲培训教师1万多名,给数以万计的非洲青年找到职业方向的故事。

在《万里为邻》中,我们为中国能在被称为撒哈拉沙漠之门的摩洛哥贡献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太阳能聚热电站而欢欣鼓舞,但片子之外,我们更欢喜于得见中国与非洲携手共创未来,已开始为世界的明天孕育出新希望的美好画面。

这就是《万里为邻》的能量,它以“中非同行现代化之路”为主题,用心记录,用情组织,使得片中的每一项工程、每一次交流、每一分努力都极具代表性,也因此使得此片的社会价值高度凸显,使人不由得按照《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在心里擘画起那个“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

据悉,自8月15日起,《万里为邻》的节目宣传片已在非洲大陆广泛传播,通过户外屏幕、国家电视台及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覆盖了54个非洲国家的超过14亿观众。8月29日该纪录片在CGTN外语纪录频道首播,后又于9月2日登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从9月3日起,CGTN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俄语频道也陆续开始播放这部纪录片。恰逢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如火如荼举行,该纪录片也因此受到了国际社会更广泛的关注与高度评价。

在全球化格局不断演变的背景下,多元化路径和生动表达对于向世界传达中国智慧与发展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万里为邻》作为一部全面展示中非互利共赢、民心相通、文明互鉴故事的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容,展现了中国的发展理念与解决方案,为塑造中非友好合作的国际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后续,《万里为邻》还将在非洲多个地区继续播出,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为中国故事在国际市场上的传播带来更多的文化共鸣与理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