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杨幂论文,究竟热议的是什么

主要是因为她明星、演员的身份与严肃学术期刊论文之间,有一种“陌生化”的传播效应。

澎湃新闻 | 06/26 15:29 | 阅读: A+

最近,知名影视演员杨幂在学术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CSSCI扩展版、北大中文核心)2024年第六期发表了一篇名为《浅谈影视剧中演员创作习惯——以电视剧<哈尔滨一九四四>为例》的文章。消息曝光后,连日来持续引发热议。

国内的学术期刊很多,每个月发表论文的作者也很多,之所以杨幂的论文引发热议,主要是因为她明星、演员的身份与严肃学术期刊论文之间,有一种“陌生化”的传播效应。

其实,影视、演艺行业也需要严肃的学术研究,需要一线从业者提供深度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公众应该乐见杨幂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一位演员在完成影视剧的拍摄后,还对自己的工作有所思考,并试图进行分析和总结,这足以说明杨幂对事业的认真和投入程度。

也有网友提出质疑,称将杨幂的文章进行论文查重后发现,文章的查重率“只有0.9%”。据查重软件介绍,查重率低也容易导致重复率过高,“论文的引用文献和参考资料不足”,这可能使得读者对论文的专业性、可信度产生怀疑。

但从杨幂的文章来看,作者叙述的是她对演员如何构建、塑造角色的思考,并且主要结合了自身的从业经历和实践经验。如此看来,杨幂引用的文献和参考资料不多也很正常,查重率低反而证明了文章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也不一定都是“从理论到理论”。

比查重率高低更重要的问题是,杨幂的文章到底写得如何?学术含金量是否够得上核心期刊的发表标准?对此,刊物主办单位、中广联合会学术部表示已关注到网友的质疑,目前正商议,“因为是一个热点问题,中广联合会会有一个统一意见”。

的确,在核心学术期刊发文是很严肃也很不易的事情。博士研究生要发表论文,因为学校有必须发表论文的毕业门槛;高校教师要发表论文,因为学校有考核的硬指标;职工要发表论文,因为这是评定职称的“刚需”……学术期刊版面有限,想要发表论文的人又很多,供不应求难免导致僧多粥少的局面。

另一方面,不同作者的发表机会也截然不同:很多同学以及青年教师的论文投给高质量学术期刊之后,往往石沉大海、渺无音讯;少数知名学者的论文却从来不缺乏发表平台,更何况,他们本身还有不少约稿的机会。

由此可见,杨幂在C刊扩展版发表论文之所以会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除了感到“意外”,背后也有从业者因为发论文难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和公平期待。

早在2020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2022年,科技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又发布了《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目的都是破除“唯论文论”的倾向。

但必须承认,时至今日,核心学术期刊依然被奉为中国学术评价的金科玉律。如果学术考核标准过于功利化,就有可能导致学术成果的泡沫化,论文的数量虽多,但是真正的原创性研究却不多。

因此,在确保学术期刊公平公正和学术含金量的同时,也要推动“唯论文”的单一、片面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过渡,让大家拥有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就像杨幂因为工作有感而发也可以凝练成一篇严肃的论文。唯有如此,才能从“论文大国”转变为“学术强国”,造就百花齐放的学术繁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