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看一部不像纪录片的纪录片?

《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的创新与独特,不仅使得节目收割观众青睐,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的出现也为纪录片市场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大的想象空间。

爱妃你看,这就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

你看他们四个,也不用交稿~

看看人家的发际线,再看看你的,秃得……

写不完的剧本、拍不完的片,还要客串群演……

当代社畜的内心OS成功引发历史文物的注意力,“其言何,吾游思久矣”,言语间,大秦的四个俑原地“活了”。 画面,毫无违和感。

以上,源于纪录片《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的最新一期内容,这场现代与大秦的跨时空对话,精彩仍在继续。

一口气打卡完四期节目后,娱乐产业整理了「进击的大秦」的三大看点:其一,纪录片的历史主人公不再拘泥帝王秦始皇,而是武将、文官还有一个个兵俑;其二,讲述的历史故事既有激烈的战场往事(士兵俑),又不乏百戏俑背后的大秦娱乐;合二为一来看,「进击的大秦」主题的切入视角,打破了以往历史类纪录片的宏观视角,它不再把目光聚集在决定历史走向的大人物维度,而是通过小人物的视角。如此一来,观众的代入感和历史渗透力激增,从而实现内容与观众之间最大程度的共鸣与转化。

其三,独特的纪录片风格和模式,一方面巧妙结合文物实景+奇幻小剧场+权威解读的模式;另一方面,又通过类比当今社会制度以及运用现代热梗的解读,使观众能够立即get到节目中所传达的历史知识,从而形成一套寓教于乐的纪录片风格。

娱sir认为,《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的创新与独特,不仅使得节目收割观众青睐,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的出现也为纪录片市场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大的想象空间。

《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

有趣有梗还有历史专业知识摄入,「入股不亏」

每期30分钟左右的时长,是《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吸引包括娱sir在内的相当大一部分观众成功入坑的首因。可谓十分贴合当下年轻人的快节奏生活方式。这要搁以前,简直不敢想象,要知道,现在的综艺每期至少一个小时起,2—3小时成常态。时长的革新,不仅成功打破历史类纪录片的刻板印象,也用实际行动说明,内容的好坏与时长长短关联性不大。

具体来看,《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设置了两个关键角色:“博物大人”田静(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和“新鲜达人”刘木子(演员),田静为纪录片的专业性保驾护航,刘木子则更多站在观众视角,以及通过演绎小剧场(舞台剧)等更贴近年轻人的方式,了解文物的玄妙,传递进击的大秦历史文化。

竹简、小刀、砥石、毛笔还有墨,大秦上班族的标配确实不少,最新一期,《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把焦点放在秦国上班族的日常。而刘木子也一如往期,换上装备,化身秦国的一个小职员一探究竟。跟随着她的视角,仿佛娱sir也在历经秦官的早会、感受大秦职员的社畜,不对,是职场规则。

“小李,上周出差时违规带随从一名,没有自带口粮,罚二甲”

“小张,前日听差时没有下席站立,罚二甲,并撤职永不录用”

“小王,昨日下班后,偷偷去了一家非法运营的酒馆,降二级,以观后效”

而一旁围观的刘木子一如屏幕前的你我:出差还要自带口粮?这样就失业啦?下班喝酒都要管,管的真宽~话音未落,小刘就被点名了:竟然赶在下面偷偷吐槽领导,瞬间就被拖出去了。有一说一,这要想在大秦摸鱼,可太难了。

往回倒带,《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前三集的主题与内容:秦国除了忙着统一六国,也有娱乐文化的(第三集),一出精彩的《大秦达人秀》精彩又直观;第二集,直接融入现代流行的带货方式给观众安利大秦2000多年的黑科技,焦点放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最硬核的文物—兵器上;第一集,则是秦小兵的逆袭之旅,秦兵也是普通人,通过独特的纪录片形式,还原他们在大秦如何实现梦想,成为人生赢家。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秦的历史大多被“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伟绩掩盖。而《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选择大秦小人物的日常视角,作为内容切入口,台词文本摒弃说教的一套,这也正是其播出后,备受观众青睐的内核。一来,角度新颖,引发观众好奇心;再来,从小人物或者说普通人视角出发,成功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观众的代入感和共鸣感明显更强烈,从而也就更利于历史专业知识的触达,借用豆瓣上网友「关八经纪人」的话来说:上到文武百官,下到平明百姓,在这部纪录片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体验了一把秦人的生死。

值得一提的还有,娱sir在打卡观看时,注意到片子中的小细节设置,绝对加分。譬如每集纪录片中,小标题会用当下的热门歌曲名字命名,《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好久不见》等;还有,主题曲《进击的大秦》,大概是最受好评的一首纪录片主题曲来,音乐响起,弹幕开始刷:好好听~不舍得跳过~

有趣有梗还有历史文物专业知识摄入,娱sir忍不住想说一句,《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入股不亏。

一部不像纪录片的纪录片

如果说独特的内容切入角度是《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获得观众青睐的内核,那么巧妙结合文物实景,鲜活演绎奇幻小剧场的纪录片模式、电影级别的视听水准,则在外壳上助力不少。另外,该纪录片又恰如其分地将大秦日常、规则等类比现代社会制度,且融入不少热门网络词汇辅助理解,很punchline(点睛之笔)。

具象化来看,《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在影像结构上主要分为三大板块:文物实景+奇幻小剧场+权威解读。

真实无疑是纪录片的肌底,不论任何形式。《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中田静副院长带着观众真实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馆”,镜头捕捉一件件真实文物,再透过对话、小剧场还原等进行权威的历史解读。顺便插播一句:若不是看这部有趣的纪录片,还不知道秦始皇帝陵花了38年建成,面积相当于78个故宫。

基于真实的、权威的历史信息之上,《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再借助特效、动画等现代科技,让文物变得鲜活起来。第一集的兵俑,直接中文rap;第二集原本讲述硬核冷兵器,但一开始那句biubiubiu,瞬间不那么冷了;越王勾践典故现场的还原与新角度,也极具新鲜感;第三集还融入诸如宫廷Livehouse这样的现代热梗的解读,弹幕瞬间飘过:我竟然有点想看优旃(大秦宫中最火的优人)现场路演~(笑)

诸如此类的创新,集中形成视觉上的穿越感,仿佛观众和文物同处一个时空,提高历史还原度的同时也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以及共鸣能力。进而,使观众能够立即get到影像中所传达的历史知识,一套更适用于新时代语境下传播的、寓教于乐的纪录片风格诞生了。

乍一看,《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是一部不像纪录片的纪录片,但在娱sir看来,这恰恰是其收获观众青睐的核心原因。

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快餐式”读书。再者,一个不争的事实,历史读物充满学术性,且晦涩难懂,正逐渐被年轻群体所抛弃。基于此背景下,以《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为代表的纪录片(尤其是历史类纪录片)们开始主动进击。

《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选择在内容和模式上花心思,做实验,搞突破,成功俘获相当大一批年轻人的喜欢与认可。截至目前,该纪录片在微博上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近3亿+,#假如兵马俑复活了##古人上班摸鱼有多难##古人到底有多会玩#等话题引发网友热情参与讨论。

回到行业层面,《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成一派的新纪录片风格,十分贴合当下影像传播的新语境,不仅成功让历史走进更多新世代年轻观众的视野,还赋予纪录片市场以及从业人员更多的想象力和可能性。

娱sir还是那句话:有趣有梗还有历史专业知识摄入,《新鲜博物馆之进击的大秦》,入股不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