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影视作品的“命运”走向如何,往往自开播前就有大波热心网友赶来“关怀”。在豆瓣小组里,经常出现这样的议题:“XX新剧要播了,你押扑还是押爆?”在这个过程中,网友会参考视频平台针对该作品给出的评级。
评级是一套专属于视频网站应用于网络剧和网络电影领域的评定标准,一般分为S、A、B。评级包含了平台对该作品的预期,以及后续会配合制定的播出模式和营销模式。其中,S和S以上(S+)是平台最看重的作品之一,相当于演技综艺中的“S卡”。
不过,这张“S卡”很难在让观众对一部待播剧“押爆”。
“S卡”怎么发?
目前视频平台均未公布评级具体标准,就连爱优腾已公开的分账剧、分账网络电影说明中也只是标注“具体评级由内部评审委员会决定”。文娱头版(ID:wenyutouban)通过对目前腾讯视频已公开的S+级影视剧整理,大致“猜测”视频平台对S级作品的评判标准。
大IP、强班底和流量演员绑定。如图表所示,统计内的11部待播剧,IP改编占了8部,《有翡》改编自晋江知名作家Priest高口碑武侠言情小说、《雪中悍刀行》曾在《2017猫片 胡润原创文学IP价值榜》排名第17位、《三体》原著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也就是说,只有IP界的“顶流”才有获得“S卡”的资格。
已经得到过市场认可的IP就像一块金字招牌,有人气基数,还能吸引更强的主创团队——《长歌行》的导演朱锐斌前有作品《香蜜沉沉烬如霜》,《青簪行》导演林玉芬、梁胜权的代表作分别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古剑奇谭》,而《千古玦尘》的导演尹涛在接手该作品担任总导演之前,他执导的《锦衣之下》和《琉璃》成了ibg(饭圈用语,特指喜欢看言情剧的观众)们的心头好。
非IP改编的作品一定要有突出优势。当代涉案剧《扫黑风暴》是目前少有的扫黑除恶题材,由中央政法委宣传教育局、中央政法委政法综治信息中心、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指导。
主演阵容自然也是S级评定的重要因素。不论是杨幂、陈伟霆出演的《斛珠夫人》,还是吴亦凡、杨紫出演的《青簪行》,杨洋、迪丽热巴出演的《你是我的荣耀》,每一位主演都自带流量。
投资方面,S级作品的成本往往是过亿级别。据华策影视公告,《有翡》华策投资了2.8亿元,《长歌行》华策投资了1.2亿元。
被视频平台评为S级的作品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视频平台参与制作。本次统计的11部腾讯视频S+级待播剧中,10部都由企鹅影视参与出品,且8部企鹅影视为第一出品。
此外, 一些热播剧的续集或姊妹篇,也会成为视频平台的重点关注项目。如《庆余年2》、《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之后的《四十正好》以及《欢乐颂》第3、4、5季。
当然,S级的标准并不是死板的,而是围绕上述标准动态执行。以S级为标准,A级、B级的作品在体量、成本等方面均有所减弱,视频平台较少深度参与,且给出的采购价格也相对低一些。据新浪娱乐,3月17日开播的电视剧《若你安好便是晴天》,制片人因不满爱优腾在评估该剧之后将其定为B级、开价20万元一集,转而自己做了播放APP。
相比之下,被评为S级的作品要拥有很多“福利”。平台灵活排播、播出后也会收到更充裕的宣发费用。 某种意义上,S级就是作品的亮点。《苍兰诀》直接把“S级”大写在海报上,前几天刚结束的第28届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上,《回家吃饭》的片方特意强调了该作品被视频平台评为S级。
当然, 被评为S级的作品确实能笼络更多资源,单中插报价就是千万级别。据公开资料及媒体报道,2017年播出的《琅琊榜2》,评级为S+,中插广告刊例价为350万一条,2条起售;2019年,腾讯某知名IP改编作品,一支30秒带剧情的中插广告,刊例价为1200万,同时合作期周期通常为热播期附加30天 (热播期不定)。
“爆款”该由谁评?
集大IP、强班底、流量明星于一身的S级作品,都是冲着一个目标去的——成为爆款。
然而,综观近来较有声量的剧集,其评级并非都是S级。A级的《觉醒年代》凭借对历史扎实、细腻的展现强势破圈;同为A级的《传闻中的陈芊芊》和《司藤》则靠反套路,让更多人看到国产剧类型化的可能,并取得了近S级的播放效果。
反观《上阳赋》《有翡》《长歌行》等S+级作品,均败在了网友对大女主套路的“嫌弃”之下——可见 S级并不能百分百保证爆款的诞生。
一部S级作品的制作费用具体如何分配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很多S级作品的播出反馈可推测,视频平台在评级的时候,可能考虑IP、主创阵容等“硬件”要多于故事逻辑、叙事节奏等“软件”。
但对观众来说,大IP、强班底、高投资、流量演员、平台自制或定制等仅仅是一件商品的包装,故事的优劣才是决定一部作品可否成为其心中爆款的重要因素。
其实在视频平台推出评级概念之前,就有影视公司在用近S级的标准进行创制作品——
2013年欢瑞世纪启动了“大制片计划”,这个计划以“大明星、大制作、大格局”为主题,提出“以明星为主导,制片人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2015年,华策影视提出“超级IP”(SIP)计划,入选该计划的作品,均将改编大IP、配备流量明星及知名制作团队。
但“大制片计划”和“超级IP”计划的作品并未创造更多神话——“大制片计划”在多位明星艺人离开欢瑞世纪后便鲜少再提及,而华策影视的 “超级IP”计划中,《锦绣未央》《孤芳不自赏》《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长歌行》等作品,均难称得上是口碑之作。
可见,大IP、高投资、流量演员等集结出来的S级并不是让作品成为爆款的充分必要条件。现今风靡剧集市场的S级似乎就是曾经那些天花乱坠计划的再版,然而前者并没有把这条路趟得明白,后者看起来也没有掌握好方法论,这就不难解释豆瓣网友在判断一部待播作品是否会成为爆款时,会对大写加粗的“S级”忽略不计。
或许,这世间本没有S级,但想求爆款的人多了,就有了S级。文娱头版认为,爆款是观众评出来的,如果视频网站换一套更贴近观众观看需求的评级标准,会不会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