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上,一个德国UP主在做烧烤

相比于个人化的叙事, “找到大家的共鸣点”才是Vlog创作者在主题选择上的核心诉求。

随着短视频人口红利和流量红利的消失,Vlog作为一种新内容形态,不仅依靠自身高粘性的特征帮助平台实现了用户沉淀,也因其接地气的内容输出方式为短视频平台带来新鲜感。

Tobi是一位德国工程师,2019年曾在中国留学的他成为一名Vlogger,开始记录在德国的日常点滴,向中国网友介绍德国,也向德国网友介绍中国。2年时间,他从新手小白到现在全网粉丝快速增长,账号Hey_Tobi已经成了中德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这篇访谈,我们和Tobi一起聊了聊这两年来的经历,以及他对于Vlog内容和传播的思考。

跨文化Vlog的核心是展示“硬币的另一面”

2019年6月17日,北京,由中国外文局主版的首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上,年轻的德国工程师Tobi凭借一支Vlog《拿什么拯救你——德国饺子?》获得了优秀作品奖。

很少人知道,从一个接触短视频的门外汉到获得殊荣,Tobi和他的团队不过经历了半年的时间。

时间回到2018年,还在读博士的Tobi和中国朋友聊天时觉得,大家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感到比较单调,想做点事情调节一下。

通过视频“消除误解”是他们想做的。由于地缘和文化的关系,中德两国之间天然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差,正是这些信息差造成了两国网友之间对彼此的刻板印象。Tobi认为,“很多中国网友认为德国人严谨、守时,德国制造质量好;也有人觉得德国生活轻松,看病上学都不用花钱;有人觉得德国人严肃无趣,缺乏幽默感;但大家其实只看到了硬币的一面,比如德国虽然看病上学不花钱,但税收却格外得高。”

Tobi认为,所谓的“误解”,其内核是网友之间的好奇心。而跨文化的视频Vlog的主题,就是要把误解消除,满足网友的好奇心,向两国网友展现硬币的另一面。

一拍即合,两人拉上Tobi的太太一起组成三人团队,用视频向中国观众表达真实的德国生活,也向德国网友展现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

两年的时间内,Tobi团队经营的账号Hey_Tobi涉足的德国的美食、旅游、交通、福利政策和市民生活等方方面面,试图通过找寻能够引发两国网友情感共鸣的民生内容,展现最真实的中德生活。

回看Tobi团队发布的100多条视频,医疗、卫生、教育、消费等民生话题的比例不在少数。Tobi认为,民生内容和世界上每个人息息相关,作为跨文化Vlog的主题,更能引起两个国家网友的共情,也更利于展现各自国家的真实面貌。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Tobi团队迅速拍摄制作了《我不是病毒?我是中国!——世界病了,需要想想》这则视频,第一时间向德国网友介绍了中国抗疫的情况。该Vlog被国内多家媒体报道,收获了很多网友评论。

Tobi说,“当时中国的疫情很严重,德国还没有,因为距离很远,那个时候德国人大都是只知道有Corona,有人因为这个病毒死亡,他们面对的是冷冰冰的数字,对疫情并不真正的了解。我觉得我有责任去发声,告诉德国人,中国抗疫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

Vlog是个人叙事,但要引发共情

大多数Vlog创作者认为,Vlog作为一种第一人称的视频创作形式,内容本身带有个人讲述的属性,因此在创作中往往以创作者本人的情绪作为出发点。

但Tobi团队却认为,相比于个人化的叙事, “找到大家的共鸣点”才是Vlog创作者在主题选择上的核心诉求。

Tobi说,“我是一个视频创作者,不是演员,我不能像演员一样把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演的和亲身经历一样。因此我需要做的是感悟生活,找到大家的共鸣点。”

有一段时间Tobi团队思考,是否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会想,如果自己的工资多一些,那肯定能存下来很多。于是他们尝试拍摄《德国人月入3万,为什么存不下钱?》,并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Tobi很喜欢猫,养了两只缅因。一只猫走丢了,Tobi茶饭不思,没办法睡觉,不想吃饭,一直在想办法找到它。大概过了100个小时,终于找到了。之后Tobi想到,这应该是很多养宠物的人都经历过的事,那就拍一个视频告诉大家,是怎么找的,在德国有什么办法找。于是《搬家后缅因猫走丢了,失踪100小时候他听到了我的声音》出炉,视频下,数百“喵星人”留言,分享自己找猫的故事。

保持节奏,Vlog要避免流水账

Vlog的内容多与生活有关,但往往在制作时,视频会变成一本“流水账”,枯燥无味。那么,如何让生活类的Vlog有趣呢?

Tobi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拍摄和剪辑的时候,我会想象我的视频就好像和观众聊天,要保证他们很容易理解,也要保证他们不走神,不觉得拖沓。”因此Tobi在制作时,特别注意视频的节奏,也用于做“减法”。

他认为,所有的一切手段,BGM、特效等等都是辅助工具,辅助工具的意思就是,如果不会对观众感受和理解视频内容有帮助,那就可以不加。情节紧凑、信息量大的视频更容易把观众带入视频中,不要浪费观众的时间。

而同时,为了凸显Vlog接地气的特点,Tobi在标题的选择上颇费苦心。

比如《德国小哥卖力推广中国烧烤,德国人吃后不仅问秘方,竟还主动要求学中文!》这一篇,当时Tobi团队认为,德国人很爱吃烧烤,但是和中国不一样,德国人喜欢大块肉,中国人喜欢串儿。所以他们想给路人尝尝中国烧烤。

在拍之前,Tobi完全没想到他们吃完了会想学怎么做的,还想学怎么用中文说“好吃”。当时拍完了这个视频,Tobi脑海中就想到了这个标题,因为这是真实感受。结果这样接地气的标题反响特别好。

再比如《公开普通德国人的工资。月入3万,为什么存不下钱?》《【泪目】德国口罩断货的背后,是千万颗牵挂中国的心,爱无国界》,这些标题或多或少击中了用户的好奇心,引发共情,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而对于标题党,Tobi认为大可不必。虽然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但是当大家来看视频的时候,觉得自己被骗了,那就得不偿失了。虽然视频有了点击量,却失去了观众的信任。

精于内容,观众心思你别猜

几乎所有的内容创作者都会关注数据和流量,关注网友评论,并根据以上反馈调整内容方向。身为工程师的Tobi也不例外,他曾试图用理工科思维对作品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但最后发现 “观众的心思你别猜”。

Tobi发现很难通过数据来捕捉内容创作的规律,哪个话题都可以出爆款视频,但是不代表你拍了就可以爆。“我觉得还是拍适合自己的,用视频的方式真心地和观众沟通最重要,大家是能够感受到的。”

Tobi也曾对平台进行过研究。他觉得,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平台生态,比如Bilibili的用户就很年轻,看腾讯新闻的用户更喜欢获得资讯。但是所有的平台都变得越来越开放,更强调互动。视频也是UP主和观众直接的一种互动、沟通。“我每次都很喜欢看弹幕,有的弹幕特别有意思,看的多了,我中文水平也提高了。”

涨粉上,Tobi也认为不需要思考用什么方法窍门。“内容是最关键的,好的内容肯定可以吸引到观众,”Tobi说:“现在平台的算法都很成熟很高级,一个视频可能短时间内的播放量不高,但如果内容好,可能会在几个月后,播放量突然变高了,粉丝数量也突然涨很多。内容好的视频,是不会被埋没的。”

不能忽视团队信任和沟通

从2019年至今,Tobi团队一共发布了100多条Vlog,几乎每周都在更新,这对于一个三人团队来说,既要保证视频内容主题足够吸引观众,同时还要保证及时制作和更新,其中的工作量巨大。

事实上,Tobi、Tobi太太和他们的朋友都是工科出身,此前并未接触过短视频领域。“经常想到一个主题,但是不知道怎么拍,怎么讲给大家;不知道怎么起一个吸引人的标题;不知道怎么做有意思的封面。”Tobi回忆。此外,团队还遭遇了播放量的严重下降,粉丝的流失,团队内部意见不一致,想要放弃等问题,这段时间持续了几个月。

在他们看来,这种困境非常正常。创作是个充满挑战但又很痛苦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无法预料的事。但Tobi认为,最终能够坚持下来,首先需要团队保持一致的目标,“虽然我们都有过放弃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从来没有超过24小时。”

其次,团队成员需要明确分工,从“主题确定—内容选择—脚本撰写—拍摄剪辑—标题和封面制作”,团队三人各司其职,都良好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

“主题和内容的选择是大家一起讨论决定的。我太太很了解中国和德国,也很了解我,她也是一个有创意的人,所以由我太太负责导演和摄像,我们都听她的。我负责出镜和视频的剪辑,我们的朋友负责视频的运营和分发。”

Tobi坦言,三个人已经认识超过10年了,不存在信任的问题,大家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就可以一起往同一个方向努力,减少做无用功。沟通是很重要的,信任和沟通,目标一致,这是三个人合作的基础。

“我觉得坚持有两种,一种是盲目的坚持,自己不做任何改变,那也就谈不上进步;另一种是找到困难的原因,然后思考解决方式,并去用行动验证。选择第二种方式,才可以做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团队。坚持的原因很简单,放弃很简单,但我们想挑战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2019年的最后一天, Tobi发布了一篇短文《德国小哥做UP主第一年,泪目写了啰嗦的话》,含泪向自己的粉丝表达感谢,“是你们在帮助我做一个好UP主”。

这一年的Tobi很忙,他搬了新家,有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他每天坚持学习中文2小时,也主持了德国的华人春晚;同时,Hey_Tobi开始运营,踏上了他的粉丝增长之路。

对于日益激烈短视频领域的竞争,Tobi很坦然,他不排斥竞争,并认为有竞争是好事儿,对于观众来说,可以看到质量越来越高的视频,对于UP主也是激励,去想办法拍更好的视频。

未来Tobi也表示会尝试别的领域的内容:“发现大家对我和我老爸用各种工具干活的视频很感兴趣。因为德国是一个工业国家,德国人也非常喜欢工具,这也是德国特色;而且我也是个工科生,我对工具,工业,科技天生就很有兴趣,汽车、高科技也会关注。”

Tobi说:“我们会坚持自己的风格,让中国观众通过我了解德国,德国观众了解中国,拉近两个国家的距离。世界一直在变,如果我们不多学习,不改进,不创新,自然就会被淘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