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对知识付费的质疑是无厘头的

在当今的知识付费市场,没有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景象。除了极少数的个例,绝大多数受欢迎的产品都是同类中的佼佼者!

上个月,国内最大的知识付费SaaS平台小鹅通公布了一个数据,在过去的两年里,通过该平台上线的知识付费产品约350万个。

听到这个数据,我心中一凛。当今中国每年的图书发行量约30万种,其中新书量约8万种。也就是说,两年的知识付费产品生产量,约等于40年的图书编发量。

显然,知识的生产和消费,在摆脱了牌照制的约束后,得到了杂花乱眼般的发展,而它也正在成为中国新中产的生活方式之一。

在某些人看来,这350万个知识付费产品都是碎片化的产物,但是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它则已经是体系化的。譬如,“如何做好PPT”,讲述人用20节课时/10分钟,来讲授这个知识点,我不敢称之为“碎片”。而如果说,人们用碎片的时间——比如坐地铁、喝咖啡、等候约会,来学习这些知识,那倒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自2016年5月,开始出现知识付费产品之后,产能井喷,争议不断。在我看来,某些人的担忧并不真实——在当今的知识付费市场,没有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景象。除了极少数的个例,绝大多数受欢迎的产品都是同类中的佼佼者。

道理其实很简单:目前的知识付费购买者大多是一、二线城市的新中产,是具有自我学习驱动能力的理性消费者,因而有起码的识别力——互联网型形态的知识付费产品,没有形成对图书产品的替代。

“买了知识付费产品之后,就再也不读书了”,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出现。相反,优质的在线产品在热卖后,大多会迭代为纸质书出版,而很多传统的图书作者,同时成为在线产品的生产者。

知识付费产品的轻教育化趋势非常明显。根据小鹅通的数据,在2017年,98%的知识付费产品为单一的音频类,而到2018年,教育培训类客户增加到了40%,在交付上,出现了打卡、拉群学习、在线考试等多种形态,进而,把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尝试也比比皆是。

有人问,为什么只有中国出现了互联网知识付费这样的学习模式?我想原因大概也有三个。

其一,以80后、90后为主力的消费人口,是天生的互联网一代,以在线的方式社交、游戏、购物乃至学习,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其二,移动支付的超级繁荣,再造了各类商品的流通和交付模式。其三,中国思想市场的长期禁锢,亟待一场新工具革命,知识付费的野蛮生长正是来自民间的一次反叛,它让自由的知识生产者重新夺得了主权。

自由,只有自由是值得赞美的。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并不意味着生活和知识的一地碎片——我对此深信不疑。(有删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