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在失速奔跑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其发展过程中的灰色地带。1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接到某短视频主播的投诉,声称自己的原创作品屡次被侵权,如今正陷入投诉无门的境地。长期以来,由于操作简单且确权、取证较难,使得当下的短视频市场成为侵权的重灾区,再加上作品数量庞大、侵权者采取跨平台抄袭等方式,短视频创意早已沦为成“免费的午餐”。
侵权零成本
“我被抄袭了”,主播“嘟嘟酱啊啊啊”日前通过短视频作品对外倾诉了自己被抄袭后的愤怒。“我曾经写的一首搞笑RAP居然被抄袭,我的视频是在2018年11月14日发布的,而她的视频则是在2019年1月20日左右发布,且一个字都没有改,直接照搬。”而北京商报记者调查采访后发现,抄袭侵权早已成为短视频的痼疾,不少主播在制作出一个较高热度的短视频作品后,很快就会遭遇抄袭。
主播“夏夏”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现在短视频平台上有好多主播并不是通过原创作品来吸引用户,而是成为“搬运工”,直接将其他主播的热门作品拿过来,重新配音、稍微剪辑一下,直接放到自己的账号上,“更为烦闷的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作品被抄袭后,去找侵权者理论,对方也只是简单说一句‘不好意思’,很难再有其他结果”。
事实上,去年9月,针对重点短视频平台企业存在的突出版权问题,国家版权局就曾按照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8”专项行动的部署安排,约谈了抖音短视频、快手、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等15家企业。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15家短视频平台就共下架删除各类涉嫌侵权盗版短视频作品57万部。平均下来,意味着几乎每天都有1万部侵权盗版短视频作品被下架删除。但不少主播认为,下架删除的大多是已经为明确侵权盗版的短视频作品,但在现阶段的平台里,还有一些主播的短视频作品被侵权后因选择简单化解而不了了之,这些作品若是也加入到前面的数字中,数量将会更加庞大。
被诉低风险
短视频成为侵权重灾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客观原因。首先,短视频曾在一段时间内未能明确是否可以享受著作权保护,在多位短视频主播看来,即便有人起诉,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也基本无需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此前市场上曾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即传播5分钟以内的视频属于合理使用,这也导致短视频热度攀升后,大量简单剪辑、掐头去尾的侵权作品出现。随着去年的短视频领域第一案落定,这一现象才有了规定。当时在抖音诉伙拍小视频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中,法院指出,涉案的15秒短视频虽然篇幅短小,但具备很强的独创性和正能量,应当属于“类电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才为短视频证明了身份。
然而即便原创短视频被明确为受到著作权法保护,但如今侵权事件仍然频发,也离不开侵权手段较为简单的事实。曾当过一段时间“搬运工”的主播“缘缘”表示,“操作方式容易,简单来说就是寻找热门视频,然后将内容储存下来,如果不需要本人出镜,就把长视频剪成短视频,把短视频拼成长视频。不用自己动脑想脚本,只需要动一动手,一天就能做出好几个视频。且由于抄袭同一个平台上的内容会较容易被发现,所以还会选择跨平台搬内容,有的主播甚至会从海外网站找热门视频”。
长变短、短变长,确实是侵权的主要形式之一。据快手公司法务部高级总监贾弘毅透露,“我们平台遇到的主要侵权类型是侵权方把用户原创内容聚合起来变为一个新的视频。虽然目前没有成为行业主流,但是随着各大长视频网站开展更多的短视频业务,这种情况也会逐步增多,新型侵权行为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出现的”。
实际上,在很多主播眼中,部分用户也是导致侵权愈发泛滥的助推者。主播“嘟嘟酱啊啊啊”表示,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各大长视频、短视频平台不是你抄我就是我抄你,最可怕的是,部分观众会有“抄你点东西怎么了,不抄谁知道你呀,装的那么清高,还不是就想红”的想法,但是如果纵容抄袭,这个世界将再无原创。
强监管进行时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综合各个热门短视频应用的用户规模达5.94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74.1%。然而,持续不断的原创作品被侵权事件已影响到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不仅会给主播带来影响和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相关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对此,多家短视频平台针对侵权问题采取相关行动。
公开资料显示,腾讯、新浪、爱奇艺、搜狐、快手、百度等互联网企业此前曾针对版权问题共同发布《短视频行业版权自律公约》,该公约倡议,在短视频版权业务运营中加强自律,提倡正版,同时还提出加强内容版权管理,大力鼓励支持内容原创,坚持先授权后传播的著作权法基本原则,规范内容版权管理使用制度,不滥用避风港原则。
除此以外,短视频平台也对侵权行为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管,并优化投诉渠道。据西瓜视频介绍,用户在遭遇侵权后,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投诉并上交初步证明材料,此外还需提供被投诉内容构成侵权的证明材料。
主播“夏夏”表示,平台强化监管后,确实有一部分侵权主播消失,但更多的是让一些侵权手段较为拙劣的主播退却,还有一些打着“二次创作”名号的侵权作品出现,这还需要平台进一步强化监管手段。